|
12月8日下午3點,泮池言學主題講座在校本部東區社科大樓208室準時開講。此次論壇邀請到美國西北大學哲學系系主任,西北大學巴菲特全球資本主義與法律研究中心聯席主席,批判理論項目組組長克裡斯蒂娜•拉法特(Cristina Lafont)教授為大家帶來"批判理論與想象的政治"(Critic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magination)主題講座。重慶交通大學思政教研部副教授鄭國玉擔任翻譯。此次論壇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院長李梁主持。
拉法特教授目前的研究重點是關于民主與公民參與,全球治理,宗教和政治等政治哲學中的規範性問題。著有《全球治理與人權》、《解釋學的語言學轉向》、《海德格爾、語言與世界之解蔽》,主編《批判理論的未來:改革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哈貝馬斯手冊》等著作。
克裡斯蒂娜·拉法特教授分别圍繞批判理論之"實踐轉向"—理論和實踐的關系、現實的烏托邦、想象的框架力量、想象力的篡奪和現實烏托邦的批判理論五個方面展開闡述。首先,克裡斯蒂娜·拉法特教授對羅爾斯國際"分配正義"理論受到的批判進行了分類梳理,認為批評者主要不滿于羅爾斯對"全球經濟正義"的忽視和認為他的理論前後出現矛盾,這正是羅爾斯與世界主義者的主要分歧。在她看來,困擾羅爾斯的主要問題歸根到底是如何利用《萬民法》幫助全球最不利人群的"道義",并在國内社會和國際社會進行有區别又有聯系的"分配"。随後,拉法特教授進一步指出弗雷澤在《正義的尺度》中修訂并發展了她的批判理論新框架,用再分配、承認和"代表權"構成了正義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三個尺度,并以參與平等的原則作為這一框架的規範基礎。她運用這一正義理論框架對新自由主義時期各種層面的不公正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反思,通過與大家讨論羅爾斯的《萬民法》和南希·弗雷澤的《正義的尺度》,提出她關于改善全球治理的建議,她稱之為"現實的烏托邦"。
講座結束後,拉法特教授就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此次講座不僅使同學們對羅爾斯的《萬民法》和南希·弗雷澤的《正義的尺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為同學們理解政治哲學中的規範性問題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2017級碩士研究生李迎春
|
上一條:香港大學丁立群教授受邀到我部開展“何謂實踐哲學?”主題講座
下一條:香港大學丁立群教授受邀到我部開展“何謂實踐哲學?”主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