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黨建工作 - 正文

訪守常故裡,傳星火之志 ——守常黨支部赴河北樂亭開展紀念李大钊誕辰135周年主題黨日活動

創建時間:  2024/11/20  吳瓊   浏覽次數:   

“李大钊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産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李大钊同志永遠是共産黨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

——習近平

2024年是李大钊同志誕辰135周年,11月15日-17日,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印蘭,校組織人事部組織處黨建綜合崗主管劉璐,馬院團委副書記、研究生黨建主任、研究生輔導員謝德連,帶領守常黨支部全體黨員一行,赴河北省樂亭縣李大钊紀念館及故居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訪問團一行受到李大钊紀念館副館長于海英等熱情接待,雙方就進一步推進黨建共建深入交流。

花籃敬獻英烈,誓言告慰忠魂

11月16日上午9時許,在《獻花曲》的音樂聲中,守常支部兩名同學擡着花籃,踏上象征李大钊同志38年人生曆程的38級台階。大家跟随其後,拾級而上,步步都充滿了虔誠與莊重。花籃内盛百合花,“接葉多重,花無異色,含露低垂,從風偃柳”,寓意超凡脫俗,冰魂雪魄、冰清玉潤,正合李大钊同志清廉節儉、為天下計的無私胸襟;其香氣淡雅,象征着純潔、貴雅、堅貞不屈,正是李大钊同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使命擔當、大義凜然的人生寫照。

行至正廳後,張印蘭老師整理挽聯,并帶領師生黨員三鞠躬,随後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铿锵有力的誓言,穿越時空的回響,深深激蕩着每一位黨員的心靈。同志們深刻體會到肩上曆史責任的厚重,更加堅定了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決心與信念。

誦讀赤旗之夢,汲取前進之力

在名為“創造青春中華”的專題展覽區,守常支部全體同志共同深情地誦讀了李大钊《青春》一文的片段。珠玑文字,令人蕩氣回腸;琅琅書聲,涵養浩然正氣。站立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追憶往昔峥嵘歲月,革命先輩們筚路藍縷的創業之路緩緩鋪展,猶在眼前。無數青年志士前赴後繼,為革命事業英勇奮鬥的身影徐徐呈現,滌蕩寰宇。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氣概,令人心潮澎湃、高山仰止,跨越時空,黨員同志們更加深刻感受和觸摸到了那份熾熱的愛國情懷與不屈的鬥争精神。

重返覺醒年代,傳承紅色基因

參觀李大钊紀念館,是一場紅色的時空之旅。紀念館内,一件件斑駁的文物、一張張承載曆史記憶的圖片、一段段詳盡的曆史描述,共同構成一幅幅鮮活的曆史畫卷,将李大钊同志光輝的一生立體地生動地展現于我們眼前。黨員們駐足觀看,凝神聆聽講解員的生動講述,大家時而沉思,時而感慨,回溯了李大钊同志的成長成人成才、讀書求學運思、播撒革命火種、參與建黨、組織革命鬥争的艱辛奮鬥曆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大钊革命思想的發展階段與其奮鬥曆程。

探尋光輝足迹,領略樂亭英才

支部一行繼續尋訪了位于樂亭縣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探尋淳樸家風美德對李大钊的影響。李大钊的祖父李如珍常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此對大钊的品行要求十分嚴格。注重教育的家風也給李大钊内心埋下了投身革命的種子。講解員提到,李大钊9歲時曾在家中糧倉中抄錄了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重譯國富論》,在場的同志無不感歎身為孩童的李大钊便已開始了解治理國家的方法,深刻影響了後來大钊先生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

支部成員還參觀學習了樂亭縣英才館和呔商館,深刻感受到樂亭這片沃土,不僅深深滋養了李大钊的文化思想啟蒙,培育了他少年立志報國的思想萌芽,還鼓舞着樂亭縣的後人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突出貢獻,彰顯了樂亭人傑地靈,一方風氣潤物無聲、福澤綿延的人文魅力。

此次實踐研習主題黨日活動,不僅讓守常黨支部的黨員們深刻感受到了李大钊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與革命精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精神的升華。黨員們立志銘記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迹,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共同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貢獻自己的力量。

支部黨員同志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紀欣宇:步入李大钊紀念館展廳,映入眼簾的巨幅油畫生動地展現了李大钊同志熱愛青年、關心青年,用先進思想引導教育青年,用革命實踐和高尚人格感召青年,用身體力行成為新一代青年的良師益友。在他“益感再造中國之不可緩”,決然回國,投身反帝反封建、謀求民族解放,擔當起再造“青春中華”之使命。盡管李大钊同志在北大月薪高達250塊大洋,但李大钊同志除了維持簡單家用外,薪水都用于支持黨的工作或提供給友人救濟。李大钊同志的大愛——愛民族、愛國家、愛人民,不斷激勵着中華兒女為中國建設前赴後繼,他的家鄉樂亭縣也走出了一大批英才。李大钊同志為探尋救國的真理,義無反顧地奉獻了所有,那堅定不移的信念和英勇無畏的勇氣深深打動了我們。

從1923年4月到11月,李大钊同志曾5次到上海大學演講。1923年4月13日,他在《演化與進步》中告訴青年一代“黃金時代不是在我們背後的,是在前面迎我們的”,所以“不要悲觀,應當樂觀”。身為守常黨支部的書記更應該以身作則,帶領支部成員不僅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講好中共黨史上下工夫,而且還要參照規章制度自省,永葆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真正把黨支部建設成不負冠以“大钊先生之字”的樣闆黨支部。

許崇來:本次活動,我們前往了李大钊紀念館和李大钊故居進行研學,了解了李大钊烈士的生平、品德與貢獻。李大钊先生年輕時不惜為民族與國家的未來放棄自己的留學事業,這是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愛國情懷;他學識淵博,熱愛學習,精通多門語言、多種學科,這鼓勵了我們當代青年不斷專精自己的本領,提升專業能力;他熱心公益,名譽出衆,明明收入不菲,卻能勤儉持家,将财産奉獻給組織活動和公益救濟,這是一種高尚的、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們終身學習;他為革命和真理毅然決然地獻出生命,不曾與反動勢力相妥協,這是他偉大精神的精髓和絕唱,鼓舞了一代代中華兒女為革命與建設而奮鬥終生……李大钊先生的偉大品質跨越時代,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依舊熠熠生輝。這次研學,讓我知道了我們所在的守常黨支部,繼承的不僅是大钊先生的名号,更是蘊含在“守常”兩字背後的大钊先生舍己為人、勤學好學、熱愛祖國的先進品質。作為守常黨支部的光榮一員,我将來也一定會在專業學習、工作生活、人際交往中以李大钊先生為榜樣,将青春活成大钊先生在詩文中所寫的那樣——“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鄧茂宇:北方的冷風卷起金黃的落葉,也激蕩起我們研學的熱情。本次研學圍繞着李大钊先生的不朽精神展開。李大钊是中國共産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作為中國共産黨早期的卓越領導人,他在中國革命的許多條戰線上進行過英勇的鬥争,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中國共産主義運動中,在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事業中,具有崇高的曆史地位。在李大钊紀念館裡我們重溫了大钊先生的一生,再次為他堅韌的革命精神和頑強的革命鬥志所打動,當然,這背後離不開大钊夫人趙紉蘭女士的無私付出以及他祖父李如珍先生的優秀教育理念。這也反映出樂亭縣悠久的崇尚教育、反哺家鄉的傳統優良,這也讓我明白新時代堅持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

馮欣雨:走進李大钊紀念館,仿佛穿越回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李大钊精神的深沉力量,看到了一位革命先驅者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也看到了李大钊同志為理想而奮鬥的執着。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亡之際,李大钊同志挺身而出,毫不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力量,大公無私,舍己為人,英勇無畏。紀念館中陳列着“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對聯,李大钊同志不僅以此聯激勵自己,還與友人共勉,更是李大钊同志一生的真實寫照。他以堅強的雙肩扛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道義,用犀利的筆觸喚醒了無數沉睡的心靈。

黃媛傑:在河北李大钊故居和紀念館的研學之旅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青年擔當。李大钊在《青春》中所倡導的“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的豪情壯志,至今仍激勵着我們每一位青年學生。他創辦的《晨鐘報》更是喚醒了無數青年的愛國熱情,成為革命思想的傳播者。作為一名研究生黨員,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要繼承李大钊同志的遺志,将愛國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勇于擔當,積極投身于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複興。

黃玉秀:到河北省樂亭縣李大钊紀念館和故居的研學,仿佛讓我穿越時空,親身走進李大钊先生的世界。行走在其間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曆史的厚重基石上。那一幅幅珍貴的曆史圖片,一段段詳實的文字記載,無不述說着他為革命事業的不懈奮鬥。李大钊先生的一生,無畏艱難,不懼生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敬仰和傳承。李大钊先生贊美青春,對國家未來予以高度期望,“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我們應銘記他的奉獻,努力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思瑤:将黨史這幅宏偉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李大钊先生的名字熠熠生輝。作為上海大學守常黨支部的一員,有幸跟随支部到河北省樂亭縣李大钊紀念館和李大钊故居參觀學習。在追求革命事業的過程中,李大钊先生始終懷抱“再造中華”的信念和決心,為挽救民族于水火之中而奮鬥終生。他的這種愛國情懷和堅定信仰,激勵着無數的仁人志士投身于革命運動,為中國的獨立和富強而奮鬥。緬懷李大钊先生,學習“大钊精神”,堅定信仰、勇往直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劉曉天:參觀李大钊紀念館和故居之後,他的形象在我腦海中從二維文字、扁平的圖片變得越來越立體、越來越高大。李大钊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蒙學教育,他在9歲就能手抄《重譯富國策》。他的祖父不僅重視才學教育,更重視德行教育,常常為他講述百姓的窮苦。目睹了國家的危難和人民的困苦,他從小就抱着為苦難的人們謀出路的偉大志向。在求學期間,他以筆為槍,寫下無數振奮名篇。除了寫文章喚醒民衆,他還積極領導、參加革命活動。在那個年代,他的收入足以支撐他過上十分富裕安穩的日子,但是他和夫人卻一直過着簡樸清貧的生活,他們将薪資稿費等收入毫無保留地用于支持黨的事業、革命事業和資助學生、關心青年發展上。他被逮捕後,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吐露半分黨的秘密。他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時時牽挂國家興亡、刻刻不忘人民疾苦的精神風貌,值得我們永遠敬仰與學習!(供稿 李曉超 攝影 鄧茂宇 紀欣宇)



下一條:守常黨支部開展紀念李大钊同志誕辰135周年主題黨日系列活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