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社科論壇丨新冠疫情之下深思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當代建構

創建時間:  2020/07/22  陳奕雯   浏覽次數:   

        7月17日下午,"社科論壇"第233期 "新冠疫情之下深思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當代建構",依托線上騰訊會議平台成功舉行,邀請北京大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陳培作精彩報告,學院袁曉晶副教授主持,共有270餘名校内外師生參加。
        新冠疫情讓我們看到了西方自由理論的殘缺,當下深思馬克思主義自由論,建構"中國自由理論"既有理論意義更有現實意義。陳教授從"誰之自由以及對手是誰","重新思考自由和自由權","關系性範疇","自由與共同體、聯合體的關系","過程性自由"這五個角度闡釋了"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當代建構"問題。
        首先,陳教授從"誰之自由以及對手是誰"以及重塑政府——好政府的角度講述了馬克思主義自由論。馬克思自由理論建構需要思考是誰的自由,自由的敵人是誰?主張上"誰之自由"與實際上"誰之自由"是不同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有兩層含義,一是大多數人的自由;二是資本的自由全面發展。當代中國處于權利與資本博弈的階段,思考好政府的塑造,不能僅依據自由理論對政府權力進行約束,應結合中國實際情況。
        其次,陳教授以"重新思考自由和自由權"的角度講述了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建構。分不清自由和自由權,自由會變為賦權性自由,"全面自由"的話題就變為如何限制政府的權力保障個體自由的問題。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建構要汲取人類社會已經取得的"自由理論"成就,賦權性自由有一定價值但是不夠,在當下西方疫情期間其弊端尤為凸顯。
        接着,陳教授從"關系性範疇"和"自由與共同體、聯合體的關系"的角度,從主體間性出發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自由論。人在現象層面上是一個個體,在本質層面上是關系。 "中國自由論"既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又要利用馬克思主義自由論進行建構。
        最後,陳教授結合當下疫情,從"過程性自由"的角度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自由論的建構。自由應是過程性自由并非實體性自由。人類社會自由的進步是少數人擁有自由的程度在不斷削弱,而擁有自由的主體的數量在不斷增多。
        在自由讨論環節,陳教授詳細地回答了師生提出的問題,提出馬克思自由論要建立在強大的對手之上,我們要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實際來研究"中國自由論",中國文化将會更包容更多元。随後,學院副院長高立偉、邱仁富對陳教授所作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他們認為,陳教授的報告為我們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自由論提供了新的思考。在總結階段,袁老師提到,陳教授的報告内涵豐富、理論深入、論證充分,富有獨創性的講解,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對陳教授所講的内容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此次講座持續兩小時,對引導學院師生進一步學習馬克思主義自由論、了解馬克思主義具有啟發意義。
                                   供稿:何鳳霞、邢婷婷

上一條:社科論壇丨分配制度上升為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邏輯

下一條:社科論壇丨“四史”學習教育專題——從“四史”看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核心要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