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王雨辰教授受邀赴我校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講學

創建時間:  2024/04/02  吳瓊   浏覽次數:   

3月31日上午,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雨辰教授受邀為我校馬院師生作題為《論生态文明理論的内在矛盾與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的構建》學術講座,講座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主持工作副院長葉海濤教授主持。

王雨辰教授以“生态文明理論的内在矛盾”為切入點,回顧了西方生态思潮的發展及内在缺陷,重點闡釋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對生态文明理論内在矛盾的科學解決,從方法論、價值論維度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王雨辰教授指出,“生态文明理論的内在矛盾”主要是指生态文明理論的地方維度與全球維度、現實維度與理想維度之間的矛盾。西方生态主要指西方“深綠”生态思潮、“淺綠”發展思潮和生态學馬克思主義,這三種生态思潮都意識到生态文明理論的内在矛盾,但卻都沒能使這一矛盾得到合理的解決。其中,“深綠”思潮從抽象生态價值觀的維度探讨生态危機根源,企圖通過生态價值觀變革和地方生态自治來實現生态系統整體穩定和諧,實則是維護資本利益集團和中産階級既得利益的西方中心主義這一特殊和地方維度的價值立場。“淺綠”思潮本質上是一種綠色資本主義理論的近代機械論哲學世界觀與自然觀,其理論目的是為了保護資本主義再生産的自然條件,這種現代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本質上不過是“資本中心主義”和“地方中心主義”這一特殊和地方維度。生态學馬克思主義雖然代表窮人利益的普遍維度,正确揭示了任何地方性的生态問題與資本全球化的密切關系。但問題在于一方面生态學馬克思主義内部存在着奧康納陣營和福斯特陣營的争論,兩個陣營分别抓住了生态文明理論的特殊維度和普遍維度,而不能實現有機結合;另一方面該學派雖然提出解決生态危機應當把“全球性思考”與“地方性行動”有機結合起來,但卻找不到二者有機結合的現實途徑。

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從實現價值立場的轉換和辯證地解決技術進步、經濟增長與生态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這兩個層面,實現了對生态文明理論内在矛盾的科學解決。一方面,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摒棄了西方現代化服務于資本追求利潤的發展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和“環境正義”的價值取向,合理協調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不同人群的生态利益矛盾,實現在價值立場上的特殊維度和普遍維度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強調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通過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滿足人民群衆生存的基本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把生态文明理論的理想維度理解為實現發展與追求生态和諧的有機統一。

在構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應有的方法論與價值追求上,王教授指出,首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為基礎揭示生态危機的根源和本質。其次,構建社會主義生态文明理論必須捍衛中國的環境權與發展權,實現發展與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保護生态平衡的有機結合。最後,必須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環境正義”的價值取向,使促進中國綠色低碳發展和促進全球生态環境治理的發展維度,與促進美麗中國和美麗世界建設理想維度的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相結合。

王雨辰教授還結合時政熱點分析了“新質生産力”等前沿問題,為在場師生分享了許多學術觀點。在評論和問答環節,師生們紛紛與王雨辰教授展開互動,王教授一一給予了細心解答。(供稿:2022級博士 張靜)

上一條:以行動踐行思政課教師“六要”标準 ——記我校“銀齡計劃”赴疆支教的馬院退休教師劉铮

下一條:廣州大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一行 來訪我院調研交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