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東北大學陳凡教授應邀赴我校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講學

創建時間:  2024/04/08  吳瓊   浏覽次數:   

4月3日上午,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陳凡教授,受邀為我校馬院師生作題為《技術時代,哲學何為》的學術講座,講座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主持工作副院長葉海濤教授主持,哲學系夏國軍教授、鮑建竹副教授、陽育芳博士及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多位研究生參加講座。

陳凡教授從技術哲學思考世界方式的三個審視維度出發,論述了從作為兩個不同研究視阈的“技術與哲學”到“技術哲學”的轉變過程,并回顧了技術哲學發展的整個學術史,最後對中國技術哲學(CSPT)的未來做了進一步的展望。

陳凡教授将“建立技術哲學共同體”,更具體地說是國際技術哲學學會(SPT)的建制化,看作是第一個審視維度。他指出,西方工業革命是技術哲學發展的一大推動力,由此帶動了西方哲學從自然本體論到自然認識論,進而到自然改造論的轉向。在德國卡普(Ernst Kapp)1877年出版的《技術哲學綱要》以及在法國埃斯比納斯(Alfred Espinas)1897年出版的《技術起源》标志着現代西方技術哲學的生成。但“技術哲學”是否有足夠的理由和依據可以在哲學、科學技術等領域都獲得承認地位和價值依然備受争議,甚至就技術與科學之間如何進行界限劃定也常常引發争論。20世紀80年代,美國成立了美國技術哲學學會(SPT),使得技術哲學研究開始建制化,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技術哲學年會也代表了其領域最為前沿的問題思考風向。

陳凡教授所指出的第二個審視維度:SPT近年會議的主題追溯,正是據此而來。通過細緻梳理21世紀以來的12屆會議主題,即2001年第12屆SPT主題:“技術與自然”,“技術與全球社會”(2003),“技術與設計”(2005),“技術與全球化”(2007),“NBIC會聚技術的哲學思考”(2009),“技術與安全” (2011),“信息時代的技術” (2013),“技術與創新”(2015第一次在中國舉辦),“事物的語法” (2017),“技術與權力” (2019),“技術想象”(2021),“技術與流動性”(2023),陳凡教授指出,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學界所關注熱點問題的逐年變化,使得技術哲學的關注領域也随之發生轉變。從早期對技術的“消極”批判現在逐漸轉向為更為“積極”的看待技術,學界更關注技術與倫理、全球化、權力、人工智能等這種科學技術的運用對人類現實生活的推動密切相關的研究領域。在此基礎上陳凡教授展開了報告的第三個審視維度:開展學術平台交流,并用具體數據分析了SPT會刊《TECHNE》在2010-2021所發表的262篇論文的研究方向和問題視阈的變化。

最後,陳凡教授展望了中國技術哲學(CSPT)的未來,認為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哲學應堅持四項原則,即堅持了解“新興技術發展”與深化“傳統技術認識”相結合原則、通曉“國外技術哲學”與直面“當下中國實踐”相結合原則、堅持“經驗轉向”與“理論升華”相結合原則、堅持“專一化”與“多元化”相結合原則,并且要立足本土化、面向國際化、實現中國化,走出一條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技術哲學可持續發展之路。會後,陳凡教授與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交流,本次講座提升了我校師生的研究視野,對科技哲學領域研究的理論深化與拓展有着重要意義。(供稿:陽育芳)

上一條: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組織開展消防疏散演練活動

下一條: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召開智庫建設研讨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