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術講座“在問題意識中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順利舉辦

創建時間:  2024/12/31  吳瓊   浏覽次數:   

2024年12月27日,學術講座“在問題意識中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學院402會議室順利舉行,上海大學哲學系陳新漢教授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神盛宴。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主持工作副院長葉海濤教授,上海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富文教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價值論研究》編輯部主任任帥軍副教授等40餘名師生參加講座。本次講座由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主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研究中心承辦。

陳新漢教授從“如何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問題出發,分享了自己從事哲學研究的成長曆程。通過回顧自己早期接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曆,強調閱讀帶來的思想啟蒙以及研究興趣的積累會對今後的學習研究産生重要啟發作用。學術研究,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離不開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系統閱讀,要善于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不斷在理論學習中加深對研究實踐的探索。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對社會現實的理論回應,更是哲學領域的一種科學思維方式,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内在矛盾和發展規律,指引人們在科學認識世界中改造世界。

緊接着,陳教授深入探讨了“哲學審視中的問題意識”。他強調,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問題意識是推動哲學發展的重要動力,在提出問題之時,解決問題的方向也會随之顯現。問題意識不僅僅是對具體問題的關注,更是哲學家在面對世界的複雜性時,提出問題、構建問題框架以及運用辯證思維研究和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顯現。發現問題是問題意識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不知道”不是問題,“知道不知道”才是問題。問題是對不知道的自覺意識,被提問的意義正是在提問中才被顯示出來。陳教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揭示了發現問題的重要性。他結合自身撰寫文章的經驗,指出在學術研究中要重視問題的提出,重視培養問題的意識。他分别從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引導師生在重視問題意識中發現問題。他認為,通過儲貯問題,将問題置于關注的中心,時時加以思考,就能在對問題的積累中逐漸深刻地領悟問題的重要性,并對之加以解決。

陳教授進一步分享了自己如何圍繞一個方向形成問題群的思考方法。他認為審美活動是認知活動和評價活動的統一,以《審美認識機制論》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真善美》為研究起點,通過《評價論導論》《社會評價論》《民衆評價論》《權威評價論》《自我評價論》,形成了評價論研究的系列成果,并在《社會自我批判論》《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民主體性》《核心價值體系論導論》中運用評價範式關注社會現實和社會觀念的問題研究。他通過自身的研究曆程,展示了将一個哲學問題細化成多個相關問題,并通過辯證法和實踐相結合的視角進行系統化分析的過程。他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不僅是對經典文本的解讀,更是與當下社會現實緊密結合的過程。每一個問題群的形成,都離不開對曆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多維因素的全面考慮。最後,陳教授把自身研究問題的邏輯脈絡轉化為清代鄭闆橋的詩句,用來表達對與會師生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

在與談環節,葉海濤教授表示,陳教授的發言為全院師生指明了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研究中要重視問題的提出,錘煉自己的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問題。張豔芬副教授回顧了自己曾作為年輕教師參加工作時,有幸得到陳教授的點撥,通過合寫《哲學與智慧》《哲學與人生》等教材,不斷在學術上和生活上得到成長的人生曆程。任帥軍副教授通過回顧師從陳教授的求學經曆,從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和運用評價論的研究方法兩個方面分享了他的學術成長曆程。在提問環節,在場的研究生紛紛向陳教授進行提問。陳教授通過舉例科學技術史和學術研究中的實例,熱情細緻地進行了解答。

整場學術講座在熱烈的讨論和深刻的思想碰撞中圓滿結束。大家紛紛表示将在今後的研究中更加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不斷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傅祎譞 供稿)

上一條:上海大學“滬與遵行”遵義會議精神志願宣講團 宣講“菜單”上線啦!歡迎預約!

下一條: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2024年大點兵|年度高光時刻再回首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