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五周年|上海大學思政課教師團隊風采展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

創建時間:  2024/03/28  吳瓊   浏覽次數: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3·18”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五年來,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緊抓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機遇,切實推進思政課建設。在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五周年之際,特推出上海大學思政課教學團隊系列風采展示。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

一、團隊概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部承擔“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勞動教育理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社會問題研究”等多門課程的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曾獲“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等。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4人,100%擁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人,講師6人。團隊中有市級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高校優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領航·揚帆”計劃首批培養人選1人,中宣部宣傳思想青年英才1人,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寶鋼優秀教師1人,上海市“為人為學為師”重點宣傳先進典型1人,是一支樂崗敬業、專業突出、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

二、課程建設成效

五年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成員将自己的專業與課程教研緊密結合,教學團隊取得了豐碩的教研成果。團隊成員作為骨幹成員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首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特等獎1項,1門課程入選上海高校思政課“金課”,1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上海高校思政理論課創新行動”,1門課程入選上海高校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範課程。多人次在上海市各類教學競賽中獲獎。

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創建高層次教學研究平台,承擔了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漁陽裡研究專委會、高校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分中心、上海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等重點平台的教學科研工作。

三、課程建設特色

五年來,團隊緻力于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成果運用于課程建設中,推進課程建設不斷進步。

1、充分發揮平台優勢,打造“高”“精”“尖”課程。上海大學思政選修課“開天辟地”堅持知識傳授、價值引導、能力塑造三位一體,運用上海大學多年行之有效的思政課“項鍊模式”,進行團隊教學,獲得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和上海高校思政課金課。

2、以問題為導向,落實“研究性”教學。教研團隊積極建設“問題教學體系”,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将“研究性”教學落到實處,全面提升學生運用科學的曆史觀和方法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實現課程“入腦入心”的價值目标。2021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教學團隊充分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将“四史”教育融入實踐教學中,創新“行走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在曆史現場近距離感受革命精神,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實現有形課堂與無形課堂有機聯通,讓思政課程真正入腦入心,深受學生歡迎。

四、團隊教研成果

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專業優勢,将專業研究與課程建設緊密結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五年來,團隊成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十餘項,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主編或參編教材數十部,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紅旗文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報紙發表文章十餘篇,決策咨詢專報獲省部級以上部門采納或領導批示近20項。

團隊中青年骨幹教師在教學科研成果上也頗有建樹,曾獲得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陽光學者等稱号。多人獲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立項,獲得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大比武優秀教師一等獎(2022)、上海青年論壇一等獎(2023)、上海“共青團調研獎”(2023)等多項獎項。

上一條: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五周年|上海大學思政課教師團隊風采展示: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下一條: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五周年|上海大學思政課教師團隊風采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學團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