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孫偉平教授
一、個人概況
孫偉平 男,湖南常德人,哲學博士。上海大學偉長學者特聘教授,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正局級),《世界哲學》雜志主編;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部(籌)主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院長。
主要社會職務有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及價值哲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及文化建設與評價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倫理學會科技倫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韓國成均館大學等校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價值論、智能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主持承擔了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主持編寫年度性的中國綠色智慧城市發展報告、中國生态城市發展報告、中國文化建設發展報告等。已出版專著12部,合著25部、主編12部、譯著2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求是》《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譯文300多篇。論文100多篇次為《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或摘要轉載,并被廣泛引用。著作曾7次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次入選“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著作和論文曾20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包括“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獎等。
二、主要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标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13&ZD007);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人工智能前沿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19ZDA01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08AZX01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馬克思主義價值哲學的方法論研究”(04BZX014);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信息時代唯物史觀的新發展”(07BZX00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19VSZ046);
三、代表性成果
《略論科學的價值》,《哲學研究》1996年第3期。
《休谟問題及其意義》,《哲學研究》1997年第8期。
《關于網絡社會的道德思考》,《哲學研究》1998年第8期。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哲學研究》2002年第5期。
《近年來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評述》,《哲學研究》2003年第3期。
《論價值思維》,《哲學研究》2005年第8期。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問題與進路》,《哲學研究》2006年第6期。
《價值與時間》,《哲學研究》2007年第7期。
《論信息時代人的新異化》,《哲學研究》2010年第7期。
《論文化軟實力》,《哲學研究》2013年第4期。
《信息社會的核心價值理念與信息社會的建構》,《哲學研究》2016年第9期。
《關于人工智能的價值反思》,《哲學研究》2017年第10期。
《人工智能與人的“新異化”》,《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12期。
《彰顯價值維度: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方向》,《哲學研究》2019年第12期。
《智能系統的“勞動”及其社會後果》,《哲學研究》2021年第8期。
《智能社會:共産主義社會建設的基礎和條件》,《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年第1期。
《論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年第1期。
《價值哲學視域中的“算法歧視”與社會公正》,《哲學研究》2023年第3期。
《事實與價值》(修訂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倫理學之後——現代西方元倫理學思想》(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價值論轉向——現代哲學的困境與出路》,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價值哲學方法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信息時代的社會曆史觀》,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大變革時代的哲學》,廣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羅蒂文選》(選編,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Sunweiping and Zhangmingcang, The “New Culture”, Springer, 2015.
四、主要獲獎
1、《事實與價值——休谟問題及其解決嘗試》(修訂本,獨著),2006年獲第四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提名獎;2020年獲教育部第八屆人文社科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2、《最大公約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第一作者),2021年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
3、“關于人工智能的價值反思”(論文,獨著),2018年獲上海市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4、《道德讀本》(李德順、孫偉平、李萍著),1997年獲中央宣傳部第六屆“五個一工程”圖書獎。1997年獲吉林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2000年獲第三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追加獎勵)。
5、《貓與耗子的新遊戲──網絡犯罪及其治理》(專著),2001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七屆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二等獎。
6、《家園——文化建設論綱》(李德順、孫偉平、孫美堂著),2001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002年獲第四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追加獎勵)。
7、《倫理學之後——現代西方元倫理學思想》(專著),2007年獲第六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8、“建設生态文明,促進科學發展”(論文,第一作者),2007年獲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雲南省委舉辦的“艾思奇哲學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研讨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9、《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态的演變》(合著),2012年獲第三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獲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著作類一等獎;201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10、《精神家園》(李德順、孫偉平、孫美堂著),2013年獲中國出版協會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11、《現時代的精神境遇》(第一作者),2015年獲中國出版協會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12、《信息時代的社會曆史觀》(專著),201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13、《家園——中華民族精神讀本》(主編,第一作者),2017年獲廣西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14、《人工智能與人的“新異化”》,2023年入選“上海大學第二屆十大學術進展”,獲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5、教改項目“學生問題導向的立體化思政課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焦成煥、孫偉平等)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16、2020年,榮獲上海大學“王寬誠育人獎”。
17、2021年,入選“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稱号。
五、代表性成果簡介
《事實與價值》(修訂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休谟提出的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即以“是”為連系詞的事實判斷能否導出以“應該”為連系詞的價值判斷、以及這種推導的根據與理由問題,是價值論、倫理學領域的一個基本的、但尚未解決的問題。自休谟在《人性論》中提出這一問題之後,一些哲學家繼承并發展了休谟的觀點,将它演變為所謂“休谟法則”:即事實和價值分屬兩個完全不同、互不相關的領域,價值判斷決不能從事實判斷推導出來。
近代以來,這種事實與價值的二分對立觀普遍流行、影響深遠,對價值論、倫理學能否成立提出了挑戰,也給諸如科學探索、倫理評價、行為選擇、以及決策活動帶來深刻影響。本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新世界觀”為基礎,從探讨事實與價值、認知與評價的内在關聯出發,系統研究了溝通事實與價值、“是”與“應該”的實踐和理論途徑,給出了解決這一古老問題的一個新嘗試。
作者認為,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實踐問題。在主體(人)的具體的、曆史的社會實踐中,并不存在事實與價值的二分鴻溝,主體(人)無時無刻不在根據其本性、需要與能力,根據實踐活動中所發現和把握的事實,進行價值評價,獲得價值判斷,并以之為指導進行價值創造活動。實踐的解決對休谟問題具有決定性意義,隻要對之加以總結、提煉,邏輯上的解決也是完全可能的。
特别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從事實到價值、從事實判斷導出價值判斷的過程并不是單向、靜态的,而是一個雙向作用、相互過渡、相互轉化的永無止境的過程。随着主體(人)的具體的曆史的社會實踐的發展,事實與價值、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就不斷在新的水平上雙向過渡,達到統一。
2.陳新漢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47年10生,男,浙江餘姚。國家二級教授。恢複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于1982年1月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專業本科畢業,留校當哲學專業教授;1987年獲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上海财經大學人文學院和上海大學哲學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擔任碩士生導師和博士生導師。學術方向主要是評價論,曾在《三十餘年挖掘評價論“井”中開拓價值哲學》(《價值論研究》2019年第2期),回顧了研究評價論的經曆。
二、課題
1.國家課題
(1)重點課題“價值論視域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08ZX005).
(2)一般課題“民衆評價論研究”(01BZX015)
(3)一般課題“社會自我評價活動機制研究”(06BZX009)
(4)一般課題“評價論視域中的社會自我批判”(14BZX007)
2.教育部課題
(1)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權威機構評價活動機制研究”(01JA72001)
(2)專題課題“關于克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邊緣化危機的若幹思考”(10JDJND184)
3.上海市課題
(1)陳新漢 “鄧小平認識論研究研究”
(2)陳新漢 “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價值論及價值問題研究”(2017BHA011)。
三、主要專著: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真善美》,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評價論導論——認識論的一個新領域》,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
3.《社會評價論——社會群體為主體的評價活動思考》。
4.《鄧小平認識論思想論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審美認識機制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民衆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權威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自我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此著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
9.《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民主體性——關于克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邊緣化危機”的思考》,東方出版社2011年版。
1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論導論》,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11.《社會自我批判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版。
(其中,1、2、3、4、6、7獲上海市馬克思主義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5獲上海市教育學術圖書出版基金資助;8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資助;9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資助;10、11獲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資助)。
四、主要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
1.《也談内容和形式與本質和現象兩對範疇的規定性》,《中國社會科學》1986.1。
2.《關于“無知”在認識中作用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1994.4。
《哲學研究》
3.《關于評價活動的認識論機制》,《哲學研究》1992.3
4.《論信仰中的理性、非理性及其相互轉化》,《哲學研究》1996.4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價值哲學的角度看》,《哲學研究》2007.11
6.《關于環境問題的對話》,《哲學研究》2000.3
7.《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民主體性》,《哲學研究》2011.1。
8.《關于“人民主體”的一些思考》,《哲學研究》2014.2
9.《關于生命意識的哲學思考》,《哲學研究》2022.1
《馬克思主義研究》
10.《論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10
《哲學動态》
11.《對于認識如何指導實踐的深沉思考》,《哲學動态》1993.3
12.《中國評價論研究20年》,《哲學動态》1999.3
13.《評價論研究的新進展》,《哲學動态》1999.12
14.《論轉化時期中國價值研究》,《哲學動态》2002.7
15.《哲學視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覺》,《哲學動态》2012.8
16.《哲學視域中社會價值觀念的共識機制》,《哲學動态2014.4
17.《社會價值觀念與國民結合研究的重要維度——“熵”對于理解認同和共識機制的啟示》,《哲學動态》2016.3
18.《論社會自我批判中的真》,《哲學動态》2020.2
19.《常識世界中的生命意識》,《哲學動态》2023.8
《人民日報》
20.《重視城市創新的生态維度》,《人民日報》2006.7.13
《光明日報》
21.《談良心》,《光明日報》2001.6.5
22.《審美活動的認識論新審視》,《光明日報》2001.8.21
23.《新世紀認識論發展的生長點》,《光明日報》2002.2.5
24.《中國價值觀研究二十年反思》2002.9.17
25.《“轉識成智”與哲學教學》,《光明日報》2004.5.25
26.《哲學審視中的問題》,《光明日報》2005.8.2
27.《人生的哲學意蘊》,《光明日報》2010.1.14
28.《略論“真”的意蘊》,《光明日報》2012.7.17
2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光明日報2013.4.1
30.《文化自覺的哲學意蘊》,《光明日報》2013.11.26
五、論文轉載
《新華文摘》(長篇或全文轉載)
1.《論認識成果中的知識和意義》,《新華文摘》1990.5
2.《認識成果中的知識、意義和美感》,《新華文摘》1992.7
3.《經濟哲學不是什麼和是什麼》,《新華文摘》1997.8
4.《輿論及其評價論本質》,《新華文摘》1998.2
5.《審美活動的認識論新審視》,《新華文摘》2001.11
6.《哲學審視中的問題》,《新華文摘》2005.19
7.《克服價值理性的異化》,《新華文摘》2023.10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長篇轉載
8.《關于環境問題的對話》,《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4
9.《哲學審視中的社會謠言》,《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4.3
10.《哲學審視中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19
11.《哲學的問題意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1
12.《論社會的自我批判》,《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7
13.《評價論視阈中的良心機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0.5
14.《哲學視阈中的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12
15.《論價值形态世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4
16.《關于生命意識的哲學思考》,《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2.7
17.《常識世界中的生命意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3.12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長篇轉載)
18.《評價活動的内在機制》,《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1990.1
19.《論認識論是哲學的精髓》,《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0.4
20.《我國認識論研究的幾個生長點》,《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0.6
21.《論價值世界構建活動中的人文精神》,《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5
22.《價值世界在信息文明形态中建構的若幹思考》,《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1.5
23.《關于生命意識的哲學思考》,《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2.3
《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共59篇(不一一列舉)
六、主要獲獎
國家級學術成果獎
1.《自我評價論》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0WK062)
教育部學術成果獎
2.《民衆評價論》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三等獎(教社科證字2006第179号)
3.《權威評價論》獲“中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三等獎(教社科證字2009第299号)
上海市學術成果獎
4.《精神生産的兩重性與精神文明建設》獲上海市(1995-1997)論文三等獎(上理證字第44号)
5.《社會評價論——社會群體為主體的評價活動思考》獲上海市(1996-1997)著作三等獎 (上理證字第79号)
6.《鄧小平認識論思想論綱》獲上海市(1998-1999)著作三等獎 (上理證字第34号)
7.《論自由向必然的轉化——關于“必然中包括自由”命題的思考》獲上海市 (1998-1999)論文三等獎(上理證字第131号)
8.《馬克思全面生産理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論啟示》獲上海市(2004-2005)論文三等獎(上理證字第09号)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從價值哲學的角度看》獲上海市(2006-2007)論文三等獎
10.《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人民主體性》獲上海市(2010-2011)論文三等獎滬社證【2012】020)
11.《自我評價論》獲上海市(2010-2011)著作三等獎(滬社證【2012】250 )
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論研究》獲上海市(2016-2017)著作二等獎 (滬社證【2014】046 )
13.《關于“人民主體”的一些思考》獲上海市(2014-2015)論文二等獎 (滬社證【2016】015)
14.《馬克思的社會自我批判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獲上海市(2016-2017)論文二等獎滬社證(【2018】075)
15.《社會自我批判論》獲上海市(2020-2022)著作二等獎(20230037)
七、上海市教學成果獎
1.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教字第951053)
2.上海高校首屆教學名師獎( 2003.11)
3.上海市育才獎(2004)
4.《“轉識成智”與哲學教學》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11)
5.《在哲學類通識課程教學中貫徹“轉識成智”》獲上海市教學成果2等獎(2013)
3.尹岩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63年10生,吉林海龍人。擔任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于1982年7月至1986年7月于山東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本科讀書,獲哲學學士學位;1997年9月至1999年11月于東北财經大學計統系讀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讀書,獲哲學博士學位。1986年7月起-2006年11月東北财經大學任教;2006年11月調入上海大學哲學系任教至今。學術方向主要是價值論。
二、項目
1、個人負責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個體認同的一般機制研究”(15BZX104)
(2)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信息時代個體認同的哲學研究”(20BZX017)
2、主要參與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價值論視域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08ZX005).
(2)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研究”(19VSZ046)
(3)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系列項目“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價值論及價值問題研究”(2017BHA011)
三、著作:
(1)《個體認同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
(2)《現代社會個體生活主體性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3)《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價值論及價值問題研究》, 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合著)。
四、主要論文
1、《論體驗在個體認同中的重要意義》,《價值論研究》2023年第2輯
2、《接受的哲學反思》,《價值論研究》2022年第1輯
3、《信息時代個體認同的哲學反思》,《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21.02
4、《現代社會中“個體化”的哲學審視》,《天津社會科學》2020.04
5、《當代中國社會“個體的崛起”》,《價值論研究》
6、2020.02《論工作對于個體認同的意義》,《天津社會科學》2017.06
7、《個體認同論綱》,《江漢論壇》2017.06
8、《信任社會:個體認同實現的社會基礎、機制和啟示》,《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5.03
9、《個人生活價值體系的當代轉換》,《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06
10、《現代社會以身體進行個體認同的哲學反思》,《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03
11、《當代中國社會個人生活價值體系的曆史性轉換》,《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01
12、《對于現代社會中個體消費認同的哲學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3.10
13、《論個體自我認同危機》,《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05
4.吳立群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68年4月生,女,江西崇仁。于1989年6月重慶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2003年獲南京大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獲南京大學哲學專業博士學位。先後在中國電信集團江西省撫州市分公司和上海大學哲學系任高級技術經理、講師、副教授和教授,擔任碩士生導師。學術方向主要是儒家哲學,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關聯。
二、課題
1.國家課題
一般課題“儒家‘成人’思想與現代社會個體意識的相互性研究”(17BZX062)
2.教育部課題
專項課題“相互性論域中儒家‘自我革新’思想之‘時’與‘度’研究”(23JDTCA055)
3.上海市教委課題
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元代吳澄理學思想研究”
三、主要專著:
《新儒學與現代社會》,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四、主要論文
《孔子研究》
1.《儒家哲學視阈中公共性問題語境分析》,《孔子研究》2013.2。
2.《現代新儒家對公私觀念的探索與重構》,《孔子研究》2013.4。
《周易研究》
3.《試論元代理學中“太極”之究竟義-吳澄理氣論探析》,《周易研究》2010.1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
4.《改革與核心價值體系-基于蘇聯的經驗教訓》,《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3.3
《中國社會科學報》
5.《儒家哲學視域中的公共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6.27
五、論文轉載
《新華文摘》(摘要轉載)
《現代新儒家對公私觀念的探索與重構》,《新華文摘》2013.24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長篇轉載)
《人工智能下人機界定的理論困境》,《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20.2
《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儒家哲學視阈中公共性問題語境分析》,《中國哲學》2013.6
5.彭學農副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65年6月生,男,江西宜豐,哲學博士,副教授。1988年7月廈門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91年獲廈門大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1991到1999年在廈門大學哲學系任教。1998到199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訪問學者,1999到2002年,在複旦大學哲學系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至今,在上海大學哲學系任教,擔任碩士生導師。學術方向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哲學。
二、研究主題和主要論文
主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實踐辯證法、曆史辯證法、價值哲學角度研究馬克思的早期人道主義理論與晚期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之間的關系問題。相關論文主要有:
1.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經濟哲學思想》,《上海大學學報》2005.1
2. 《生産條件與第二重矛盾——論奧康納的生态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2
3. 《評價論視野中的自然價值》,《上海大學學報》2007.4
4. 《人類中心主義與綠色意識形态的融合——對佩珀和多布森觀點的比較和評析》,《晉陽學刊》2009.4
5. 《伯克特論馬克思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理論的生态學維度》,《廣西社會科學》2016.5
6.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辯證法基礎與生态學意蘊》,《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8/14
7. 《伯克特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勞動範疇生态學意蘊的辯護》,《學術交流》2019.6
8. 《伯克特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生态學維度》,《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19.5
9. 《馬克思是普羅米修斯主義者嗎》,《價值論研究》2020.2
10. 《價值不是一切》(譯文),《鄱陽湖學刊》2021.1
11. 《伯克特論勞動和資本鬥争的超工業主義視域及其環境生态向度》,《廣西社會科學》,2021.6
12. 《曆史唯物主義的生态價值觀——評伯克特<馬克思與自然>的相關觀點》,《價值論研究》2021.2
6.張豔芬副教授
一、本人基本情況
張豔芬,女,1975年7月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93年畢業于湖州中學,保送入浙江師範大學政法系就讀,1997年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浙江大學政治系,2000年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複旦大學哲學系,200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入職上海大學至今,現為上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擔任哲學專業的本科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專業研究方向為外國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和評價論等。
二、負責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評價活動在微時代的形态及意義研究”(20BZX015)
2.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一般課題“關于微時代評價活動的研究”(2015BZX004)
3.上海學校德育創新發展課題“現代西方哲學教學與轉識成智”(2013-dycx-203)
4.上海市教委課題“文化與批判——詹明信文化理論探析”(222542)
三、出版的著作
1.專著
《詹姆遜文化理論探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本書獲得上海市第二十一次馬克思主義學術著作出版資助)。
2.參編著作
1)《哲學與智慧》,上海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本人負責該書11篇内容的撰寫并承擔了該書副主編的工作。
2)《哲學與人生——哲學概論新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本人任該書主編之一,并負責其中約15萬字的撰寫工作。
3)《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本人承擔第八章“人的自由之境”的撰寫。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價值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本人承擔第七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國民信仰”的撰寫。
5)《城市社會轉型與幸福感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本人承擔第一章“西方哲學視域中的幸福”的撰寫。
3. 參與翻譯著作
1)《慢速生活》,(新西蘭)溫蒂·帕金斯,(新西蘭)傑弗瑞·克萊格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版,本人負責翻譯第五章“食品與愉悅”的翻譯工作并完成部分内容的校對工作。
2)《整體論:一本購物指南》,(美)傑瑞·福多、歐尼·勒炮著,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本人負責翻譯第六章“内德·布洛克:意義整體論和概念的角色語義學”的翻譯工作。
四、主要發表論文
1.“媒體時代的社會評價話語”,《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2.“面向行動的自我評價——從杜威的價值哲學出發進行思考的一個嘗試”,《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5期。
3.“分裂的經驗:資本主義時代的藝術——從杜威和馬克思的視角出發的一個考察”,《現代哲學》2008年第3期。
4.“作為節奏和冒險的藝術——對杜威藝術哲學的一個研究”,《複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5.“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信仰問題”,《思想理論教育》2008年第13期
6.“信仰:從可信到确信——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信仰問題”,《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1期。
7.“當代視野中的馬克思自由觀研究”,《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8.“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轉識成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1月19日。
9.“試論信仰的引領和凝聚作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信仰的價值論考察”,《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3年第6期。
10.“我們被刷微綁架”,《社會科學報》2014年7月9号。
11.“數據記憶代替了心靈記憶”,《社會科學報》2015年1月1日總第1442期。
12.“城市微文化充滿暧昧”,《社會科學報》2015年3月26日總第1453期。
13.“論無所不在的看對于微評價活動的意義”,《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2期。
14.“試論評價活動的内在性和批判性——從互聯網時代出發的一個考察”,《浙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7期。
15.“微文化時代的評價活動”,《當代價值觀研究》,2018年第12期。
16.“互聯網時代的‘曬’何種意義上是一種評價活動?”,《湖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17. “Information, Community and Recipro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xiology”,in Wang Tianen &Peter Jonkers eds, Reciprocity: A Human Value in a Pluralistic World,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2021.
18.“語言傳達什麼?——從本雅明語言形而上學出發的一個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29輯。
五、論文轉載
“互聯網時代的‘曬’何種意義上是一種評價活動?”獲《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年第7期論點摘要。
六、主要獲獎
1.2009年被評為“上海大學優秀青年教師”。
2.“《哲學與智慧》及其課堂教學”獲2008年上海大學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并獲“2009年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參與者,排名第二。
3.“在哲學類通識課教學中貫徹‘轉識成智’”獲“2013年上海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參與者,排名第三。
4.“《邏輯與批判性思維》課程育人路徑探索”獲上海大學校級成果獎一等獎,參與者,排名第三。
5.2020-2021年度獲“上海大學國際本科生線上教學優秀教師”榮譽稱号。
6. 2023-2024獲評上海大學年度“優秀本科生全程導師”。
7.楊麗副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90年8月生,女,雲南曲靖。2007年-2011年,就讀于雲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獲得哲學學士學位;2011年-2018年,就讀于複旦大學哲學學院(碩博連讀),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期間2015年-2017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交流學習。
2018年8月起,在上海大學哲學系任講師、副教授(2021年),并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二、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出版“法的規範性基礎的重建之路——哈貝馬斯法哲學思想探源”(19FZXY012,已結項)
2、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哈貝馬斯之後法蘭克福學派的政治倫理前沿思想研究”(2018 EZX004,已結項,結項評審結果“優秀”)
三、專著:《重建法的規範性基礎——哈貝馬斯法哲學思想探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版。
四、論文
1、《哈貝馬斯視域下的啟蒙辯證法》,《求是學刊》2015.1
2、《交往行動與現代社會規範秩序的基礎》,《學習與探索》2017.4
3、《維爾默對話語倫理學的内在批判》,第二作者,《探索與争鳴》2017.7
4、《促進中國價值論和價值問題研究的哲學盛會》,《價值論研究》,2018.2
5、《比較倫理學與道德話語體系建構》,《道德與文明》2018.4
6、《一種形式倫理的構想:理解霍耐特承認理論的關鍵》,《哲學動态》2018.11
7、《黑格爾實踐哲學中的行動與正義》,《文彙報》,第一作者,2019年1月25日
8、《哈貝馬斯晚期法哲學中的黑格爾因素》,《學習與探索》2019.10
9、《阿多諾講座記事》,《國外馬克思主義報告》(2019年),人民出版社
10、《辯護性正義論能夠成為批判理論的新範式嗎?》,《求是學刊》,2020.3
11、《黑格爾對康德倫理學的批判适用于對話倫理學嗎》,《同濟大學學報》,2021.5
12、《"價值王國"的探索者——讀李連科的<世界的意義——價值論> 》,《價值論研究》,2022.1
五、譯文
1、《規範秩序的形成——一個跨學科研究綱領之理念》,[德]艾納·佛斯特、克勞斯·君特(著),第二譯者,《倫理學術》,2016.1,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7.9)
2、《萊布尼茨的法學理論——以對霍布斯和普芬多夫的批判為視角》, [德]馬提斯·艾姆伽特(著),《倫理學術》,2017.1
3、《科爾伯格與新亞裡士多德主義》,[德]于爾根·哈貝馬斯(著),《倫理學術》,2019.1
4、《将重要的事放在首位——再分配、承認和辯護》,[德]萊納·弗斯特 (著),《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18)》,2019.
5、《法的概念:康德及其繼承者》, [德] H.F.克勒梅(著),收錄于《康德的實踐哲學》(錢康等譯),東方出版中心2022版。
六、主要獲獎
1、上海市“晨光計劃”人才(2020年)
2、上海大學蔡冠深優秀青年教師(2021年)
3、第十四屆上海大學青年教師本科課堂教學競賽三等獎(2023年)
8.任帥軍副教授
一、基本情況
1984年農曆8月生,男,山西河津人。上海大學副教授。在求學經曆上,于2003.09-2007.07,就讀于山西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7.09-2010.07,就讀于上海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12.09-2015.04,就讀于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在工作經曆上,于2010.07-2012.08,任杭州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2015.05-2017.05,在複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工作;2017.06-2023.11,任複旦大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講師;2023.11-至今,任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副教授。學術方向主要立足于《神聖家族》文本研究開展價值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法哲學等領域的研究。
二、主要課題
1.國家課題
(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研究(22&ZD006)”子課題1項
2.教育部課題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項“基于美好生活視角下的《神聖家族》研究(20YJC710050)”
3.上海市課題
(1)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人權價值的生活實現問題研究”(2016EKS006)
(2)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系列課題“上海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路徑研究”(2017XAH001)”
4.中國博士後課題
(1)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2016M591612)
三、主要著作:
1. 專著《在生活中成為人——“生活”語境中的<神聖家族>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 專著《<神聖家族>與曆史唯物主義的形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4年版。
3. 專著《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維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版。
4. 專著《法律評價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其中,1、3、4獲複旦大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資助;2獲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資助)。
5. 編著《人權問題、理論與實踐》,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6. 合著《綠色發展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7. 合著《彙善彙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徐彙)市民讀本》,複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8. 合著《新時代的曆史大視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獲第34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一等獎。
(其中,5、6、7、8由肖巍教授領銜策劃,獲複旦大學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資助)。
四、主要論文
《哲學研究》
1.《論“群衆的共産主義”中人的解放思想及其意義》,《哲學研究》2024.3。
《倫理學研究》
2.《馬克思道德觀意蘊及其啟示》,《倫理學研究》2014.1。
《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3.《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性看馬克思主義的群衆史觀》,《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4。
4.《從反貧困到共同富裕:論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動因及其當代意義》,《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
5. 《馬克思恩格斯論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産階級》,《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
6.《<神聖家族>意識形态思想探究》,《複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作為人權價值的“綠色”價值》,《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論人權價值實現的雙重意蘊》,《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
《哲學評論》
9.《神聖家族》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曆史唯物主義,《哲學評論》2021.27。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
10.《人的生活:解開神聖家族之謎的一把鑰匙》,《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2019.1。
《湖北社會科學》
11.《人權價值尺度思想研究》,《湖北社會科學》2016.10。
12.《論人類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生活世界理論及其思考》,《湖北社會科學》2016.1。
《青海社會科學》
13.《人權價值:特征、困境及其實現策略》,《青海社會科學》,2016.2。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4.《人權價值的公共化何以可能》,《吉首大學學報》,2016.3。
《中國社會科學報》
15.《重提無産階級的未來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2.31。
《社會科學報》
16.《把實踐城市文明作為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社會科學報》2023.6.8。
17.《從感性意識到革命意識》,《社會科學報》2021.2.4。
五、論文轉載
《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1.《作為人權價值觀念的國民意識》,《新華文摘》網刊2018.13。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部分轉載)
2.《<神聖家族>對兩種群衆觀的批判》,《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20.6。
《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3.《馬克思恩格斯論工人階級上升為無産階級》,《馬克思列甯主義研究》2021.6。
4.《<神聖家族>對與<德意志意識形态>中的曆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列甯主義研究》2020.3。
六、主要獲獎
上海市學術成果獎
1.博士學位論文《哲學視阈中的法律評價研究》入選2016年度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登峰計劃,導師陳新漢,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學位委員會,2017.6。
上海市教學成果獎及其他重要獎項
2. 《從孫志剛案談憲法的地位、作用與實現》,獲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學案例,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21.10。
3.在2019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大比武活動中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組二等獎,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19.10。4.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法律專場優秀論文,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界,2013年9月。
5.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學術論壇“社會轉型與哲學關懷”三等獎,上海市,上海市學位辦、複旦大學哲學學院等,2013年12月。
6.首屆中國社會科學院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博士生高峰論壇佳作獎,國家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4年12月。
7.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思想政治教育專場入選論文,上海市,上海市社會科學聯合界,2013年10月。
9.劉冰講師
一、基本情況
1983年4月生,女,籍貫河南。博士畢業于複旦大學哲學學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聯合培養博士;于美國Calvin College短期訪學,在上海大學哲學系任教至今,學術方向主要是價值論、倫理學、美學。
二、主要研究成果:
1. 《弗萊堡學派的價值之思——從文德爾班,李凱爾特到闵斯特伯格 》,《理論界》,2010.5。
2.《在緊扣時代脈搏中推進中國價值論研究--15屆中國價值哲學年會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4.1。
3.《價值即意志的目的——闵斯特伯格價值論研究 》,《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5 。
4.《審美孤立說”的當代審視》《價值論研究》,2019.1。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思政課的現狀及其方法路徑研究》,《價值論研究》 2021.2。
6.參譯《評價理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
7.參譯《現代西方價值哲學經典(先驗主義路向)、(語言分析路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編著 《社會轉型期的中國價值論研究》(排名第二),上海大學出版社 2014年版。
9.譯著《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十三卷)》(排名第二)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0.參著《改革開放中的中國價值論及價值問題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11.參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版。
12.譯著《現代西方價值哲學經典》(闵斯特伯格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年待出版。
10.趙柯講師
一、基本情況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講師。南開大學哲學博士(2017),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後(2020)。研究方向包括西方近現代政治哲學等。
二、主要專著
1.《施特勞斯的诠釋學創新》,上海大學出版社,2024.
四、主要論文
1. 《如何理解霍布斯的自然狀态?施特勞斯與麥克弗森的分歧與争論》,《政治思想史》,2024(2):107-121.
2.《列奧·施特勞斯視野中的斯賓諾莎:一位前現代哲人》,《學術研究》,2023(5):42-47.
3.《狄德羅作為一個辯證道德主義者——<世界環遊記補篇>新诠》,《世界哲學》,2023(3):57-67.
4.《施特勞斯論審慎與隐微主義》,《價值論研究》2022(1):146-156.
5.《列奧·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诠釋學》,《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112-120.
11.關山彤講師
一、基本情況
1994年4月生,女,河南鄭州。講師。2012.9-2016.7,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2016.9-2019.6,就讀于複旦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19.9-2022.6,就讀于複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2022年8月入職上海大學哲學系,研究領域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
二、課題
上海大學 “青年英才啟航計劃”《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生命政治理論研究》。
四、主要論文
1. 《洞察工人階級的内心世界:論弗洛姆對權威主義性格的剖析》,《國外理論動态》,2021年第3期;
2. 《“多樣性能不被統一和展開政治行動嗎?”——與M.哈特教授對談》,《世界哲學》,2021年第5期;
3. 《哈特與奈格裡的生命政治生産理論及其溯源》,《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20輯,2020年;
4. 《對“群體免疫”策略的再思考:基于生命政治維度的考察》,《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24輯,2021年;
5. 《不穩定性與時間貧困》,《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25輯,2021年;
6. 《論馬克思對蒲魯東的批判——基于“1957-1958年手稿”《貨币章》的考察》,《理論界》,2021年第4期;
7. 《洛采的道德觀念論》(譯文),《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年第3期;
8. “The Inheritance of Hardt and Negri to Marx’s Thought: From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Biopolitical Critique”, Philosophy Study, Vol.14, No.1, Serial Number 138, 2024.
9. 《“大變局中的中國價值哲學研究”——第二十二屆中國價值哲學大會會議綜述》,《價值論研究》,2023年第1期。
五、論文轉載
《中國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1.《“多樣性能不被統一和展開政治行動嗎?”——與M.哈特教授對談》